岩不知去向,杨坚很不满意,又不能怪萧琮,只能把气撒在萧瑒身上。在杨勇的怂恿下,杨坚反悔了萧瑒的婚事,反而将兰陵公主许配给了太子一党的河东柳述。
如此一来,萧瑒就开始记恨此事,一心为杨广出谋划策,日后成为杨广扳倒杨勇的又一助手。这是后话。
国宴后,苏威又进言说要继续州县二级改革,进一步废掉一些郡。李德林表示了不同意见:“当初改革时候,苏公为何不一次性说完呢?国家的政策才执行,现在又要更改,这不利于长治久安。”因为高颎是苏威的坚定支持者,便诋毁李德林凶狠暴戾。杨坚看苏、高二人势大,也就依从了。但,此后,杨坚改变了对李德林的态度,觉得他其实是制约苏、高二人的棋子,开始重新对他重视起来。
2.天命在隋
当天晚上,杨坚读了李德林以前写的《霸朝杂集》,犹如醍醐灌顶受益匪浅,以至于通宵达旦。次日,杨坚迫不及待召见李德林,拉着他手激动地说:“自古帝王之兴,必有异人辅佐。朕昨晚读《霸朝集》,方知感应之理。昨宵恨夜长,不能早点与公相见。朕一定要让你享尽富贵。”
继续阅读,后面更精彩!
于是追赠李德林的父亲为定州刺史、安平县公,谥曰孝,让李德林袭爵位。李德林重新成为杨坚的第一秘书,每天给杨坚处理文书。李德林不争不抢,先是失宠,后来又得宠,他感慨万分。这就是帝王之术。官员的升迁沉浮、得失荣辱,不在于自己,而在于皇帝的需要。
重回权力核心区后,李德林知道了杨坚要讨伐南陈的事,于是灵机一动,及时写下了《天命论》呈现给杨坚,全文如下:
“粤若邃古,玄黄肇辟,帝王神器,历数有归。生其德者天,应其时者命,确乎不变,非人力所能为也。龙图鸟篆,号谥遗迹,疑而难信,缺而未详者,靡得而明焉。其在典文,焕乎缃素,钦明至德,莫盛于唐、虞,贻谋长世,莫过于文、武。大隋神功积于文王,天命显于唐叔。昔邑姜方娠,梦帝谓己:“余命而子曰虞,将与之唐,而蕃育其子孙。”及生,有文在其手曰“虞”,遂以命之。成王灭唐而封太叔。又唐叔之封也,箕子曰:“其后必大。”《易》曰:“崇高富贵,莫大于帝王。”《老子》谓:“域内四大,王居一焉。”此则名虞与唐,美兼二圣,将令其后必大,终致唐、虞之美,蕃育子孙,用享无穷之祚。
“逮皇家建国,初号大兴,箕子必大之言,于兹乃验。天之眷命,悬属圣朝,重耳区区,岂足云也!有娀玄鸟,商以兴焉;姜嫄巨迹,周以兴焉;邑姜梦帝,隋以兴焉。古今三代,灵命如一,本枝种德,奕叶丕基。佐高帝而灭楚,立宣皇以定汉。东京太尉,关西孔子,生感遗鳣之集,殁降巨鸟之奇,累仁积善,大申休命。太祖挺生,庇民匡主,立殊勋于魏室,建盛业于周朝。启翼轸之国,肇炎精之纪,爰受厥命,陟配彼天。皇帝载诞之初,神光满室,具兴王之表,韫大圣之能。或气或云,廕映于廊庙;如天如日,临照于轩冕。内明外顺,自险获安,岂非万福扶持,百禄攸集。有周之末,朝野骚然,降志执均,镇卫宗社。明神飨其德,上帝付其民,诛奸逆于九重,行神化于四海。
“于斯时也,尉迥据有齐累世之都,乘新国易乱之俗,驱驰蛇豕,连合纵横,地乃九州陷三,民则十分拥六。王谦乘连率之威,凭全蜀之险,兴兵举众,震荡江山,鸩毒巴、庸,蚕食秦、楚。此二虏也,穷凶极逆,非欲割鸿沟之地,闭剑阁之门,皆将长戟强弩,睥睨宸极。从漳河而达负海,连岱岳而距华阳,迫胁荆蛮,吐纳江汉。佐斗嫁祸,纷若蝟毛;曝骨履肠,间不容砺。尔乃奉殪戎之命,运先天之略,不出户庭,推毂分阃,一麾以定三方,数旬而清万国。荡涤天壤之速,规摹指画之神,造化以来,弗之闻也。
“光